当前位置:红黑统计公报库 > 县级统计公报 > 县级统计公报分类目录1 > 正文
陇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宝鸡市>>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制定并落实10个十条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进中有优、优中有强,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8.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21.6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39.43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37.59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比重为21.9:40.0:38.1。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8.2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8.95%,较上年下降1.05个百分点。
2016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16年—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21.53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1.83亿元,增长17.0%;牧业产值14.11亿元,增长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4亿元,增长15.7%。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6.5%;牧业增加值7.30亿元,增长0.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8.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66万亩,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11.08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5.56万亩,总产量4.2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9%和9.1%;玉米播种面积18.19万亩,下降0.3%,总产量6.04万吨,增长4.7%。
2016年—2020年粮食产量及增速
2020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增长(%)
粮食
11.08
6.2
夏粮
4.22
8.8
#:小麦
4.21
9.1
秋粮
6.86
4.7
#:玉米
6.04
4.7
豆类
0.38
2.7
薯类
0.35
9.4
油料
0.37
5.8
#:油菜籽
0.31
5.7
烟叶
0.23
-16.9
蔬菜
12.80
6.1
水果
4.33
10.8
#:苹果
3.54
10.8
柿子
0.28
7.5
桃
0.42
9.9
全年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主要畜牧产品产量、畜禽存栏保持平稳。
2020年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指 标
计量单位
总量
增长(%)
牛存栏
万头
5.03
-6.5
猪存栏
万头
2.11
-13.2
羊存栏
万只
32.84
6.6
#:奶山羊
万只
30.13
0.3
家禽存栏
万只
59.74
1.5倍
牛出栏
万头
2.95
0.7
猪出栏
万头
2.26
-31.7
羊出栏
万只
12.04
48.3
家禽出栏
万只
22.23
-2.8
肉类总产量
吨
8641
6.9
奶类总产量
万吨
16.75
3.7
禽蛋产量
吨
2403
18.3
蜂蜜产量
吨
58
5.5
全县森林覆盖率57.58%。全年造林面积3.82万亩,比上年增长2.1%;木材采伐量12725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3%;林地面积236.05万亩。全年核桃产量12057吨,比上年增长1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5%。其中,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8%。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66.52亿元,增长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产值2.11亿元,下降14.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57.48亿元,增长8.7%;重工业实现产值11.15亿元,增长9.4%。
2016年—2020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06亿元,同比下降0.3%。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88.8%;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0.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84亿元,同比下降54.6%。实现利税总额8.97亿元,同比下降14.3%。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实现利税0.39亿元,同比下降62.0%;轻工业实现利税8.56亿元,同比下降9.0%。
规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50.88%,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营业成本比上年增长3.8%;财务费用比上年增长54.2%。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户,与2019年相比净增2户,占规上工业总数的41.7%。其中新材料产业6户,新能源产业2户,生物产业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较上年增长7.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0.2%。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41亿元,增长6.3%。具有资质等级的2户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22个分公司全年共签订合同额13.34亿元,增长8.9%;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9亿元,增长11.8%;年平均从业人员1519人,增长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05万平方米,下降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92万平方米,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7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7.21亿元,同比增长17.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0.51亿元,同比下降88.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03亿元,同比增长28.7%。
2016年—202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31亿元,增长48.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32亿元,下降2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4.59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26.9:6.6:66.5。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3.92亿元,增长26.9%。商品房施工面积25.74万平方米,增长74.2%;商品房竣工面积1.90万平方米,下降59.3%;商品房销售面积7.18万平方米,增长5.0%。
五、交通、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量102万吨,货物周转量6326万吨公里,同比分别下降30.1%和30.2%;完成旅客运输量97.1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345.72万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19.8%和20.0%。年底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达到1825公里,比上年增长1.7%。年末全县拥有营运汽车393辆,同比下降8.8%。其中普通载货汽车278辆,下降12.3%;载客汽车115辆,增长0.9%。在册出租汽车100辆,年末公交线路11条,公交车38辆,通公交车的村47个。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1083万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80万元,增长5.0%;电信收入8503万元,下降3.7%。年末电话用户达到17.7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0.41万户;移动电话17.33万户。全县互联网用户47397户。
六、商贸、物价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48亿元,增长1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1%。
2016年—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16亿元,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7亿元,增长3.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52亿元,增长4.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68亿元,增长10.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1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2亿元,增长1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
2020年各类价格指数变动情况2020年分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20年全县共有A级景区5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旅行社3家,星级宾馆饭店2家。全年共接待游客752.95万人次,增长-23.8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7亿元,增长-30.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25176万元,下降4.0%。地方财政收入13918万元,增长4.8%。其中:工商税收5219万元,增长0.3%;烟叶税1139万元,增长4.5%;企业所得税525万元,下降35.1%;教育费附加254万元,下降6.6%。
财政支出243907万元,增长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16万元,增长41.0%;公共安全支出6271万元,增长9.3%;教育支出58280万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754万元,增长3.2%;医疗卫生支出15724万元,下降6.9%;农林水事务支出60743万元,增长55.0%。
2016年—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94亿元,增长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4.32亿元,增长13.6%。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43亿元,增长14.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34亿元,增长17.3%;中长期贷款余额26.95亿元,增长21.2%。在各项贷款中,农村商业银行贷款27.19亿元,增长10.5%;农业银行贷款7.82亿元,增长15.9%;长安银行贷款2.11亿元,增长38.8%;村镇银行贷款2.16亿元,增长43.8%;建设银行贷款0.14亿元,增长2.2倍。
全年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4255万元,增长29.5%。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832万元,增长43.3%;寿险业务收入1423万元,增长8.7%。全年保险业务支出3179万元,增长73.1%。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支出2493万元,增长70.8%;寿险业务支出686万元,增长82.4%。
八、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
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4409人,下降4.7%;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24人,增长38.9%;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8360人,增长3.3%;小学58所,在校学生20369人,增长2.2%;幼儿园45所,增长2.3%,在园幼儿8863人,下降8.2%。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84人,增长4.6%;职业中学专任教师88人,增长23.9%;初级中学专任教师756人,增长7.5%;小学专任教师975人,下降6.3%;幼儿园专任教师666人,增长53.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4.52%。全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495人,增长0.6%;二本上线人数616人,下降12.4%。
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4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站(馆)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数字电视用户13506户,下降6.4%。其中:农村用户8830户,数字电视入户率33.05%,通数字电视的村103个,数字电视播出节目76套。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数23个,床位1774张,其中:医院床位1146张,卫生院床位628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480人,其中:执业医师366人,护师护士613人、增长0.7%。农村设医疗点18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274人。全县卫生防疫人员285人、增长1.9倍;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100%;新生儿死亡率3.26‰。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80163户,下降0.07%;户籍人口270582人,下降0.29%。按性别分,男性142215人,占52.6%;女性128367人,占47.4%,性别比为110.8:100。按年龄分,0-17岁51372人,18-34岁75815人,35-59岁99550人,60岁以上4384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9.0%、28.0%、36.8%、16.2%。全年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5.58‰、自然增长率2.33‰。
2016年—2020年总人口、男、女人口数量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6元,同比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12385元,增长7.7%;经营净收入3281元,增长8.4%;财产净收入341元,增长7.9%;转移净收入2959元,增长6.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9元,比上年增加1653元,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22018元,增长5.9%;经营净收入3335元,增长3.8%;财产净收入935元,增长4.5%;转移净收入4881元,增长5.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7165元,比上年增加780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增长1.6%。
2016年—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8元,比上年增加1069元,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7744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3216元,增长9.4%;财产净收入43元,增长4.9%;转移净收入2065元,增长8.0%。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支出为10469元,增长7.1%;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41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增长4.0%。
2016年—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9:1,较上年缩小0.07。
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达到 15.70万人,下降1.3 %;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3.07万人,下降0.1%;城镇在岗职工人数0.99万人,增长2.1%。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6万人,下降4.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01万人,下降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13万人,增长0.2%。
全年转移就业7809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36人,技能培训3659人。城镇新增就业2041人,企业失业再就业7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1719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230人,机关事业单位8689人。参加失业保险5910人,失业救济金157万元。工伤保险14668人。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3803人,参保率98%;报销2084人次,报销金额83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8342人,报销34453人次,报销金额9073.94万元。医疗救助4231人290万元;贫困人口报销8956人2805.82万元。
年末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50张,收养26人;敬老院2个,床位400张,供养190人。城镇居民1062户1876人领取低保金1649.83万元;农村居民5629户12757人领取低保金6174.99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654户663人,救助金额638.2万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218户7927人460.98万元;孤儿救助42人67.92万元;发放高龄补贴64930人1154.81万元。
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国家标准,863户1427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
十、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县森林面积196.6万亩,森林覆盖率57.58%;全年降水量657.2毫米,年平均气温11.7℃,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10.6℃;年平均相对湿度68.8%,全年日照时数1997.7小时,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11.4m/s。
全年用电总量19302.15万度,其中工业用电量3857.13万度,居民生活用电量7663.15万度。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13795户。
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34%(2019年数据)。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3.6%,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污水排放量431.7万吨,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4.05%;生活垃圾清运总量34588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公共卫生厕所17座。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407件,死亡13人;火灾事故45件;刑事案件立案数91件,犯罪人数95人;意外死亡人数27人。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成员人均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体现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变化情况。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注释
1、户籍人口数和户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年报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卫健局统计的年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绝对值和增长速度均为现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计算。
数据来源
本公报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客货量、周转量来自交通运输局;年末互联网用户数来自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金融业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陇县支行;保险业数据仅包括县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教体局;气象数据来自气象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图书等数据来自文物旅游局;卫生、高龄补贴数据来自卫健局;医疗保障、新农合数据来自医保局;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来自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生活垃圾数据来自住建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